close

清明.jpg

「清明」,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通常於每年的4月4日~6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15度時為清明。《歷書》中記載:「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而清明同時也是表徵物候的節氣,含有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常言道:「清明斷雪,谷雨斷霜。」

 

清明雨紛,濕氣橫生

 

「清明時節雨紛紛」,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對江南春雨的寫照,清明時節氣候濕潤、氣候乍暖還寒,天氣多變,是呼吸道疾病的好發期,濕氣也容易使得多種慢性病、關節病痛發作,須保持體內氣血暢通,將內熱與溼氣順利排出,做好保養工作。

 

01.jpg

 

春季肝風、肝火旺盛

 

在清明時節,體內肝氣最為旺盛,如果肝氣過旺,則會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同時更會造成情緒失調、氣血運行不通暢,進而引發各種疾病,因而這個時節為高血壓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有相關病史的人更應注重養生。

 

清明飲食,宜溫不宜冷

 

清明禁火吃冷食的習慣仍廣傳於現代,但陰虛體質者則不宜吃冷食,在此時節適合以溫性的食物為主,因應旺盛的肝氣以及大量的溼氣,容易升氣升陽的發物也不宜吃,例如海蝦、海蟹、鹹菜、竹筍、毛筍、羊肉或公雞等

 

02.jpg

 

在此時節適合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時令蔬菜,例如地瓜、白菜、蘿蔔、芋頭等溫胃祛濕的事物,尤其適宜。另外,有著護肝養肺功用的蔬果,如薺菜、菠菜、山藥,對身體更有好處。

 

踏青掃墓、心平保身

 

清明時節也是踏青掃墓的好時機,然而在此時節不宜做運動量太大的活動,因應濕氣橫生的氣候,對於高齡長者,需要登高遠行的行程也應避免,以低強度的平地踏青為佳,在追悼先人、緬懷祖德的同時,也應注意情緒的管理,凡事點到為止,以健康正向的活動作為清明的結尾最為合適。

 

清明養生,首重氣暢

 

清明時節是一年之中,養生的重要時機,在中醫理論中,人體生長也在於春季,旺盛的肝氣若無法順利在體內導引、運行,則將傷害脾胃等消化器官,同時影響情緒,嚴重者將導致高血壓或呼吸系統疾病,故在清明時節,首重氣血暢通的功夫,針對以下各大穴位多家刺激,則能常保養生健康的生活。

 

03.jpg

 

陽陵泉,位於小腿外側,此穴位專治膽腑病症,在臨床上常被用來脂肪肝治療的要穴。

 

04.jpg

 

足三裡穴,位於小腿前外側,古人云,針灸此穴後,可再走3里路,為治療腸胃病的首要穴位,對於調節消化系統、疏通經絡與氣血調和上皆有十足的功效。

 

05.jpg

 

肝腧穴,位於第九胸椎棘突下,是肝臟在背部的反應點,刺激此穴有利於肝臟疾病的防治,中醫理論認為臟腑出現病變時都可在其相應背俞穴出現異常反應(如敏感、壓痛等),所以經常按摩此穴即可了解肝臟健康情況,也能予以緩解。

 

06.jpg

 

大敦穴,為肝經的第一個穴位,位於大腳趾內側的趾甲縫旁邊,大敦穴同時也是一個井穴,“井”是源頭的意思, 經常按摩大敦穴,可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使頭腦清晰,神清氣爽。

 

07.jpg

 

行間穴,位於大腳趾和二腳趾縫上,它是一個火穴,肝屬木,而木生火,如果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行間穴就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肝火盛,容易導致牙痛、腮幫子腫、口腔潰瘍、鼻出血、舌尖長泡等症,以上症狀表示火已經從肝經進入到心經,多揉行間穴,即可逸散心火。

 

太衝穴,位於大腳趾縫往腳背上4釐米處,堪稱人體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衝穴”比作人體的出氣筒,因為它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經的火穴,能把肝氣、肝火消散掉。所以通過按揉太衝穴,可以把人體鬱結的氣最大限度地逸發出去。

 

08.jpg

 

準備趁著清明連假出遊踏青嗎?來御手國醫享受經絡按摩的服務,不僅能疏通經絡、養肝顧脾、提升體內免疫力、排除毒素,為您按盡所有養生穴位、排盡體內所有毒素,並且,來御手國醫養生會館不只是享受,更是養生,御手國醫提供您最專業的服務與最經濟的選擇,在清明時節常保活力滿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御手國醫養生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