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肌梗塞,不再只限於冬天,夏天心臟也會抓狂來搗蛋,千萬別輕忽!夏天心臟病不會跟著「放暑假」,更不是「淡季」。由於夏天不同於冬天,特別暗藏高溫、濕度大、流汗多、情緒煩躁、補水不足等地雷,一旦疏忽,恐釀心臟病發作,甚至有奪命風險。

   

    一般人常以為只有在冬天才會發生心肌梗塞,其實,臨床發現,有愈來愈多青壯年患者,卻在夏天出現胸悶、胸痛等不適症狀,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奭毓表示,當身體發出這一些警訊時,就隱藏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尤其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問題,碰上輕忽以下5大夏天容易誘發心臟病的危險因子,就會愈演愈烈,一發難收。 

風險1:氣溫升高,增加心臟負擔

進入夏天,氣溫總是節節升高,有時甚至容易飆破35度,有研究發現,當氣溫超過33時,新陳代謝會明顯加快,對於血液循環系統影響很大。因為,當外在環境溫度變高,體溫也會跟著升高,皮下血管擴張,使得皮膚血流量比平時增加數倍,回到心臟的血流量也顯著增多,心跳會加快。

此時心臟必需打出更多的血液,以充填擴張的血管,因此無形中就會增加心臟的負擔。雖然,對於一般人不會有太嚴重的影響,但是,原本即有心血管疾病或心律不整的人,此時就要擔心會有血管梗塞的危險,甚至可能引起血壓太低、血液循環太差而發生休克或中風,不可不慎!

風險2:流汗太多 恐造成血栓

    夏天動不動就容易流汗,而引起身體脫水,此時血管中的血液黏稠度升高,對於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來說,擔心會容易發生血凝情況,造成血栓。如果夏天工作又經常久坐久站的人,使血液濃度增加,加上血液循環不佳,更容易產生血塊阻塞,因此導致深層靜脈栓塞,出現下肢水腫、發熱、疼痛等不適症狀,若有喘或血痰情況,更可能造成致命的肺栓塞。

風險3:空氣潮濕 增加心臟缺氧風險

    黃奭毓醫師表示,有研究指出,空氣中濕度過高,會使空氣中含氧量變低,影響吸入含氧量變少,因而增加心臟缺氧的風險與運作上的負擔,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風險4:炎熱夏季中暑 易心律不整

    炎熱天氣也易引起體溫升高,嚴重則有中暑情形,此時自律神經也會加快,而增加心臟負擔,提高心律不整的風險。此外,晝長夜短的夏天季節與潮濕天氣也會影響睡眠,影響自律神經失調。而睡眠品質不佳,未能充份休息,也是心律不整和心血管疾病重要的誘因。

風險5:夏天情緒煩悶激動 釀急性心肌梗塞

    夏天天氣燥熱,連帶影響心情變得煩悶,如果情緒太激動或生氣,也有可能釀成急性心肌梗塞。臨床建議,如果情緒太過激動,壓力過大,最好轉換一下心情,出去走走,或是補充一點水分,或是吃一點含糖食物,別讓血糖太低。

防範夏天心臟發作5要訣

1.降溫消暑:如果活動或工作經常暴露在室外,記得預防中暑,最好戴太陽帽、撐陽傘,適度補充水分,避免血管擴張、心跳過快、血液黏稠,引起心肌梗塞的危險。

2.注意補水:夏天因為血管容易擴張,尤其激烈運動後流汗量較大,建議喝含電解質(鈉離子)的運動飲料,因為大量流汗會將身體內的鹽分(鈉離子)排出,此時鈉離子濃度下降,如果只一味補充許多白開水,卻未補充鈉離子,容易造成水中毒的情況。此外,提醒不要等到感覺口渴了才喝水,就有點時機太晚了。

3.飲食均衡:夏天飲食不能只吃蔬菜水果,卻肉類都不碰,或口味上太過清淡,其實,夏天飲食仍然要儘量維持均衡,適當鹽分,並且不能少掉蛋白質。因為隨著體溫升高,體內蛋白質會加快分解,所以不可忽略蛋白質補充。然而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來說,平時規則服用藥物與門診追蹤也是一樣重要。

4.穩定情緒:一旦夏天情緒因氣溫而波動過大、易發怒,同樣會引起心臟不適,因為情緒波動會使交感神經極度興奮,釋放大量的腎上腺素,導致心跳加速、心肌收縮力增強、血管收縮等變化。所以,夏季養生在心情方面最好保持平和心態和愉悅心情。

5.有氧運動:夏天適合進行有氧運動,可增強心臟血管系統功能,促進體內膽固醇代謝,降低體內膽固醇,預防冠狀動脈心臟病,也可讓高血壓的患者血壓維持穩定。建議的有氧運動包括:慢跑、散步、騎腳踏車、游泳等。建議採取「運動333法則」: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鐘左右,讓心跳保持在每分鐘130跳上下。

arrow
arrow

    御手國醫養生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