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jpg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通常為國曆11月22日前後、太陽黃經達240度開始,是為『小雪』。歷書記載:「斗指己,斯時天已積陰,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此時氣溫下降,但二十四節氣的制定是以大陸黃河流域為主,故此節氣的特徵,在台灣並不顯見,高海拔的高山也還不至於下雪。

 

時至小雪節氣,「冬」味將日漸濃厚,而且也不再有雷電交加的豪雨。因此節令是聽不到雷聲的,如果在入冬後還聽到雷聲的話,表示天候異常,那可就要提高警覺了。有句諺語是這麼說:「月內若陳雷,豬牛飼不肥」,意思是:冬天打雷會影響往後各種作物生長,而且豬羊等六畜都將有災疫,不容易養肥。

 

02.jpg

 

氣溫驟降陽氣潛,血瘀氣虛須當心

小雪節氣中,因為天氣的原因,氣溫驟降,原本火熱的心,瞬間冷卻了不少,也因此很多人都會突然感到抑鬱,同時,也因為天冷的關係,常出現四肢冰冷、畏寒等狀況,不僅陽氣降低,氣虛、血瘀的狀況更容易發生,需更加注意血液循環狀況,可採以泡腳、或者按摩等方式,藉由外力來提升血液循環效率。

 

03.jpg

 

小雪飲食.肥甘味厚

小雪時節,適合吃"溫潤益腎"的食物,孫思邈《修養法》中雲:宜減辛苦,以養腎氣。此時可以多吃羊肉、牛肉、雞肉、腰果、枸杞、芡實、山藥、栗子、白果、核桃、黑木耳、黑芝麻、黑豆、桑椹等。同時可配合藥膳進行調養,藥膳薑母鴨、羊肉爐皆是不錯的選擇,但仍需注意熱量與過補等問題。

 

小雪養生,首重護腎

中醫認為,天氣寒附,而寒與「腎」相應,是冬季的主臟,天冷將容易傷害到腎的陽氣,所以小雪一到,首先要注重養護腎臟,以下就為各位介紹幾個養腎大穴囉!

 

04.jpg

 

1.合谷穴

位置:在雙手虎口往食指高起的肉丘處。

按摩方式:以另側的拇指,以均勻力道旋轉按壓穴道處,感覺酸麻即可。

 

05.png

 

2.迎香穴

位置:位於鼻翼兩側和法令紋的交界。

按摩方式:沿著鼻子兩側,慢慢搓按至眉心,上下來回持續約20次,感覺發熱即可。功效:改善過敏性鼻炎、預防感冒、流鼻水。

 

功效:改善頭面部症狀和胃腸消化道不適。

 

3. 太谿穴,太谿穴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揉按“太谿穴”最佳時間是在每晚上9點,一次按30下。在按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勢。用手指按揉,按揉時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覺,每天堅持按“太谿穴”能夠防治因冬季氣候所引起的常見病症。

 

除了要注意添衣保暖,預防感冒外,每天抽空動手按摩幾個穴道,也可以有效緩和支氣管、呼氣道不舒服的情況。

 

06.jpg

 

想要有效地活絡全身的血液循環,「泡腳」相信是暖身首選,因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從腳底帶起的氣血流動,可以流通至全身,同時更可刺激腳部的太沖、隱白、太溪、湧泉等穴位,以及踝關節以下各穴位,從而起到滋補元氣、壯腰強筋、調理臟腑、疏通經絡,促進新陳代謝以及延緩衰老的功效。對防治各臟腑功能紊亂、消化不良、便秘、脫髮落髮、耳鳴耳聾、頭昏眼花、牙齒鬆動、失眠、關節麻木等症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民間有“睡前一盆湯,賽過人參湯”的說法。

 

御手國醫每日以黨參、黃芪、白術及其他珍貴藥材,每日精心熬煮之中藥泡腳湯,為您在逐漸變冷的冬日補氣健脾、生津養血。專業手技按摩足底,刺激血液循環,強化新陳代謝,讓您健康一整年就從冬季開始。


延申閱讀:

由雙腳發現有沒有生病?!

台南北區按摩 『御手國醫』肩頸按摩|經絡按摩|全身推拿|腳底按摩 放鬆一下緊繃的肌肉吧!!

arrow
arrow

    御手國醫養生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