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jpg

處暑,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歷書記載:「斗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有記載:「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說明夏季最適合養生時機,三伏天已過或接近尾聲,所以稱「暑氣至此而止矣」。全國各地也都有「處暑寒來」的諺語,說明夏天的暑氣逐漸消退。

 

但因台灣位於亞熱帶,實際上天氣還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秋涼,處暑氣溫仍高,晴天下午的炎熱亦不亞於暑夏之季,此時更是有俗語所說的「秋老虎」出沒,就是提醒人們,秋天還會有炙熱的時候,也可將此視為夏天的迴光返照。

01.jpg

 

此時人們體力、營養消耗大,汗水流失多,宜滋補體力,防體力流失,方法是多吃清補之品,如蜂蜜、百合、蓮子等,助脾化濕去暑,但不宜吃燥熱之品,免影響脾胃功能。

 

處暑是由熱轉涼之際,體內陰陽之氣也跟著轉換,起居作息可以調整,早上不妨睡久一點,但老人家氣血陰陽俱虧,可能會白天或晚上都睡不著,因此「遇有睡意則就枕」符合養生之道;另外,入秋後,日夜溫差大,要記得增減衣服。

 

飲食方面,應預防秋燥,可多喝開水、淡茶、豆漿、牛奶等,並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少吃辛辣、煎炸等熱性食物,才不會助燥傷陰。

 

特別是可以清熱安神之食物如處暑節氣宜食清熱安神之品,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干貝、海帶、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皆宜。

 

02.jpg

 

處暑時節運動則不宜太過激烈,應避免運動量較小之活動,避免大量出汗,以傷陽氣、順息調納。

 

而處暑過後,雨水漸少,空氣中水氣含量漸低,溼度降低,因此處暑特別講求「潤」,以防秋燥,而肺主氣,外合皮毛,所以肺之於呼吸道,之於皮膚皆有密切的關聯,潤身防秋燥不僅在外要補水,更重要是內部要潤肺。

 

按摩尺泽穴可以防治秋燥

 

04.png

 

尺泽穴

有清宣肺气,润肺降火之功。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找穴时,仰掌并微曲肘,摸到肘横纹粗大的肌腱,腱的外侧(大拇指所在的一侧)即是此穴,每天按摩此穴3-5分钟,可以防治秋燥。

 

05.jpg

 

天門開穴法:兩拇指指腹緊貼於印堂穴(位於兩眉眉頭之間),雙手餘指固定頭部二側。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一直推至髮際正中直上1寸位置,然後兩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時交替推摩。手法由緩至速、由輕至重,反復推摩約1分鐘。

 

處暑的到來,代表炎夏將過,氣溫上的劇烈轉變將會帶來許多生活上的影響,御手國醫以中醫理論為館內服務的設計宗旨,秉持著"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念,為您提供符合節氣變化的養生服務,讓足底按摩不只是享受,更是順天而為的養生保健,御手國醫提供您最專業的服務與最經濟的選擇,在處暑時節常保活力滿分,滋潤身心不秋燥!

arrow
arrow

    御手國醫養生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