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煩躁快做運動抒壓?雙重壓力,恐更難減壓

 

秋冬季節裡,經常陰雨綿綿,

特別容易讓人感到傷悲或憂鬱?

董氏基金會表示,一份以加拿大人所進行的研究發現,

不能將煩躁、緊張和脾氣暴躁

歸咎於外在迷濛天氣的時節,

其壓力高低與季節無關;

當自己出現情緒不穩定時,

也不要硬逼自己減肥或培養運動習慣,

文章標籤

御手國醫養生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養氣養顏,人蔘最威

vt-10-0113.jpg

中國醫學中提及,能夠美白的薏仁、當歸、山楂、牡丹根. 

更是在許多美白保養品中可見

熱門的成分與作用,與東方醫學的概念剛好不謀而合,

更再度證明了古人的智慧,

東方藥學中,人蔘算是名氣最大,最廣為人知的,

不管是中國、日本、韓國,

都對蔘有靈藥神草的美譽,用在保養方面,

除了提高肌膚免疫力以延遲老化,也可促進循環

文章標籤

御手國醫養生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您也是糖尿病一族嗎?近年研究發現,台灣成人糖尿病盛行率約10%,不僅高於亞太地區9.3%,也比全球平均8.8%還要高,學者專家認為台灣淪為「糖尿病之島」,原因除了飲食西化和肥胖,可能也與胰島素分泌能力較差的基因有關,那麼,我們有辦法透過後天習慣的改善去扭轉先天基因所帶來的影響嗎?

胰島素與糖尿病的關係

黃曉彤營養師表示,「胰島素」是由胰臟分泌的一種荷爾蒙,能促進葡萄糖被身體細胞利用,供給細胞能量,在醣類代謝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無法充分發揮功用時,葡萄糖便無法被帶入細胞內,使得血液中葡萄糖持續在過高的水準,而糖分經過腎臟時無法全部回收,最後經由尿液被排出,也就成了所謂的「糖尿病」。

拒絕與命運妥協!戰勝糖尿病基因的秘訣是

相較於西方人,台灣人體型普遍不胖,但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比例卻不斷攀升,追查原因,除了大家過去認知的飲食西化、高油脂飲食、精緻化飲食、肥胖、多吃少動等,陸續有研究發現可能是天生胰島素分泌能力較差所導致。然而,人的天生基因不是說換就能換,若不想順從命運的安排,我們還有什麼辦法可以向糖尿病說「不」呢?

黃曉彤營養師建議藉由後天良好習慣的養成,以「提高胰島素敏感度」,並提供以下4個有助提高胰島素敏感度的秘訣作為參考。

1.運動533為了改善胰島素阻抗的問題,除了調整飲食,還要增加運動量。每周運動5次,每次至少30分鐘,且每次運動強度達到心跳率至少1分鐘130下。規律且有效的運動能減輕體重、降低膽固醇、促進血液循環和舒緩心情,最重要的是有助於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對於改善糖尿病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但需特別提醒,糖尿病患不宜激烈運動,建議擬定運動計畫前先與醫師或衛教師討論。

2.維持理想體重:體脂肪過多容易導致胰島素阻抗,使病情更惡化,因此,體重過重及肥胖者應積極減輕體重,盡量將體重維持在標準範圍內。

3.選擇富含鋅、鉻的食物:鋅和鉻能協助醣類正常代謝。鋅是胰島素的組成成分之一,因此當鋅缺乏時,會降低對胰島素的反應,而導致葡萄糖耐受不良的情形產生。至於鉻,則具有促進胰島素敏感性的作用,有助改善胰島素抵抗。

4.攝取對的碳水化合物:什麼是對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所謂的「複合性碳水化合物」,原則上,只要不是過度精緻並盡量保持食物原態的食物,如:地瓜、糙米、五穀飯、燕麥、新鮮蔬果等,都屬於複合性碳水化合物。這類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抗性澱粉,在腸道中吸收較慢或難被消化,因此能延緩飯後血糖上升,有利於血糖控制

文章標籤

御手國醫養生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23 Wed 2017 15:51
  • 精油

     精油是一種芳香物質,一般是從植物萃取出來的芳香分子,為香水調味料化妝品等工業的重要產品,以及芳香療法的主要原料。

     精油普遍存在於植物的各個部位,包括樹根、樹幹、樹皮、樹莖、葉、花、果實等部位。但實際上它並不只是油,是一種經光合作用而生成的有機化合物,是成分複雜的芳香植物族。精油對植物的生長扮演重要的角色,除了具備調節溫度和預防疾病的功能外,還能保護植物免受細菌病菌的侵害。另外,花瓣中的精油,可吸引對自己有益的昆蟲靠近,同時也能避免對自己有害的昆蟲接近,所以人們利用精油的這項特質在生活中驅逐害蟲以及保健身體。

    精油萃取自芳香植物的腺體、導管或細胞,以及木本植物的組織和樹液。但即使是同一植物,不同的部位萃取的精油成分會有所不同,其療效及危險性也有別。萃取方法有:

1.蒸餾法:

   水中蒸餾法:就是把芳香植物與水按一定的比例放入蒸餾鍋內。

   水上蒸餾法:就是把芳香植物放在蒸餾鍋的篩板上,加熱篩板下面的水,產生蒸汽蒸餾物料。

   蒸氣蒸餾法:就是把芳香植物放在蒸餾鍋的篩板上,直接通入蒸汽蒸餾進行蒸餾。

   蒸餾器用不鏽鋼材料做成較好,加熱方法有用飽和水蒸氣直接加熱或用盤管間接加熱,也有直接用火在鍋底加熱。

 

2.冷壓法:

文章標籤

御手國醫養生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時間伸長脖子用電腦,不僅可能駝成「烏龜頸」,更得當心退化性關節炎提早報到。18歲的阿瑋近來常感到頸肩僵硬疼痛,晨間最甚,熱敷後會好一點,但仍舊頻繁發作,脖子有時緊到難以轉動,不得不求醫接受治療。經檢,年紀輕輕的他竟有初期的退化性關節炎。

 

  醫師細問病史發現,阿瑋不常打球、也沒有外力傷害,但是長時間玩電玩,特別在大學考試後的漫漫長假常熬夜打到天亮,造成老人病提早報到。

  書田診所復健科主任潘筱萍指出,頸椎節面關節僅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個指甲蓋大,卻承受著810公斤的頭部重量,長時間伸長脖子用電腦因此可能引起頸部酸疼無力、肩頸僵硬,也可能因使力不當讓頸椎節面關節軟骨磨損,疼痛頻頻發作,是廣義的初期退化性關節炎。

  潘筱萍說,罹患此病,會讓患者前低、後仰、左右轉動等姿勢都受限,早起會明顯僵痛,不少病人誤以為是「落枕」。她更在門診中發現,頭頸疼痛的患者較20年前倍增,半數以上是2550歲的青壯年族群。

  她提醒,「烏龜族」若不及早調整姿勢,頸椎與關節將持續退化、變形,周圍神經血管也可能受到壓迫。若形成骨刺、壓迫神經根,將引起肩膀、上肢酸痛,壓迫至脊椎動脈可能頭暈、耳鳴,甚至暫時性失明失聰,壓迫至頸脊髓,則可能導致大小便失禁和下半身麻木無力,不可不慎。

  要避免頸部關節提早退化,潘筱萍建議久用電腦者務必注意坐姿,椅子坐到底、腰部挺直;避免貼近電腦螢幕看字;每2030分鐘溫和轉頸、鬆鬆肩膀與腰部,並舉手拉拉筋,揉揉眼看遠、看綠,每小時站起來走動一下。此外,宜運用午休時間平躺休息,讓頸部關節與深層肌肉有效放鬆。

  她也強調,每天適度運動可改善酸痛情況,平時可經常「貼牆站立」,將頭、肩貼近牆壁,維持15分鐘,每天至少作一次;另外也可進行「頸背肌力加強」,放鬆站立,雙手在背後交叉,收下巴、挺胸,將肩膀往後拱起,雙手臂稍微往後抬高,維持510秒,重複進行68次,每天如此作3回,都有助維持正確體態。


文章標籤

御手國醫養生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17 Thu 2017 14:07
  • 穴道

穴道:是人類及動物共有的電位最高的皮下電場區,是神經主乾和神經末梢經過的地方,是人類和動物身體中電勢能最高的地方,這部分破壞或者壞死,以及外力破壞及阻礙,都會引起麻、脹、癢、痛、酸等症狀,甚至會產生組織、器官、循環和心腦不適、還可導致殘疾、衰竭、窒息及死亡等症,穴道是活體中重要的電場,也是與大腦密切聯繫場所。人體總計穴位有720個,醫用402個,其中要害穴位有108個,有活穴和死穴之分,不致死的穴為72個,致命為36個。

 

中國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們祖先就已經知道人體皮膚上有著許多特殊的感覺點。公元前五至一世紀寫下的著名醫典《黃帝內經》就已指出,“氣穴所發,各有處名“,並記載了160個穴位名稱。晉代皇甫謐編纂了我國現存針灸專科的開山名作《針灸甲乙經》,對人體340個穴位的名稱、別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論述。迨至宋代,王惟一重新釐定穴位,訂正訛謬,撰著《銅人腧穴針灸圖位》,並且首創研鑄專供針灸教學與考試用的兩座針灸銅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確,令人嘆服。可見,很早以前,我國古代醫學家就知道依據腧穴治病,並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形成了腧穴學的完整理論體系。1882年,布里克斯發現人體表面存在溫點和冷點而被譽為軀體感覺生理學的先驅。

  《類經·人之四海》載:“輸、腧、俞,本經皆通用。”因此,腧穴又有輸穴、俞穴之稱,也有叫穴位、穴道或孔道的。按照中醫基礎理論,人體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於體表的部位,還是針灸、推拿、氣功等療法的施術部位。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驅病迅速”的神奇功效。然而,穴位的實質究竟是什麼呢?它真是人體的特殊結構嗎?長期以來,人們對此推測紛紛,莫衷一是。

 中醫講究的穴位的實質究竟是什麼呢?有人從穴位的電學特性去探討,發現皮膚上的某些地方存在導電量特別高的“良導點”,它們的位置與穴位的位置相吻合。但後來又發現,全身穴位總面積不過體表的萬分之四,而電阻部位卻多得多。後來人們又用最弱電流刺激肌肉,凡是能使肌肉產生最大收縮效果的地方就叫運動點。經對照發現,運動點與穴位的分佈幾乎一致。但運動點的機制是什麼,還不太了解。又有人研究了穴位與神經的關係,發現幾乎所有的穴位都與神經相關聯。某一穴位與某一臟器的神經往往同屬於一個脊髓節段。在胚胎發育時期,皮膚與神經是同源的,神經中樞存在著各皮膚區域與臟器的投射點。但是相反意見認為,非穴位區域下也都有神經分佈,它們在組織學上並沒有差別。還有人發現穴位與血管、淋巴管關係密切,穴位處的皮膚溫度比別的地方要高一些,可能正是因為這一系列的複雜關係形成了穴位的奧妙。

  許多人從穴位的電學特性去探索它的本質。1950年,日本的中谷用12伏直流電通過人體皮膚,發現皮膚上存在某些導電量特別高的“良導點”,它們的位置與穴位位置吻合。此後不久,法國著名針灸學家尼伯亞特在助手的協助下,應用測定皮膚電阻方法證實了這一現象,並確定穴位電阻只有它周圍皮膚電阻的一半。在屍體上進行的測量也獲得同樣的結果。20世紀50年代後期,我國學者有關穴位電生理的研究,也基本肯定了穴位具有低電阻高電位的特性。然而,據推測,全身穴位的總面積僅佔體表的萬分之四,而全身體表電阻的部位卻很多,遠遠不限於穴位的地方。況且,如進食、睡眠、運動等生理活動,時序、季節、氣溫等外界環境改變以及精寸心理狀態等諸多因素,都會影響皮膚電阻值。難怪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感嘆:以此(皮膚電阻測定法)測定經穴頗有困難。法國德拉·富耶花了五年時間,應用此法測定穴位,所得結果卻與中國穴位大相徑庭,不得不中止這項研究。


文章標籤

御手國醫養生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也是現存最早中醫理論著作。距今已2000多年歷史,是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經典書籍,系統講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療的方法和預防法則,為人類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黃帝內經」不僅被中炎黃子孫關注和傳承,而且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極大關注,其價值被不斷挖掘並越來越凸顯。

  《黃帝內經》是醫學,更是醫道,它的真正作用不是機械性地對疾病進行治療。而是更像一位老師。引導我們順應自然的力量。黃帝內經中記載,上古時代的人們,大都能活到100多歲,而且身體靈活沒有衰老的現象。但是現在卻開始有了「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話,能活到70多歲都已經很少見了,這是為什麼呢?黃帝內經中給出了答案:是因為時代和環境的不同,人們違背了養生之道,所以衰老的快了許多。

 

  想想我們現代人又何嘗不是這樣?不少人整天飲酒作樂、胡作非為,只知道暫時的貪圖享樂,不懂得保持精氣的盈滿,起居三餐更是沒規律,導致衰老加快,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

  養生要順應四季,天人合一。所謂「春季養肝、夏季養心、秋季養肺、冬季養腎」。如今正值夏季,夏季的三個月,是自然界萬物繁茂秀美的時令。此時,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之氣相交,植物開花結實,長勢旺盛,人們應該在夜晚睡眠,夜臥早起。情緒應該保持愉快,不要發怒,要使氣機宣暢,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對外界的事物有濃厚的興趣。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就會損心傷氣。《黃帝內經》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中醫認為""是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表現出來就是人的情志活動,而人的情志活動是以五臟精氣為物質基礎,因此,心的思維之神對情志之神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在心情致病過程中起主導,只有在心神先傷或心神活動失調,各髒之志無所統制和協調的情況下,才能分別傷害五臟。因此,從上述所看,養心得法可謂非常重要,還請觀看此篇文章的各位,必定要謹記在心。




文章標籤

御手國醫養生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現在辦公室一族每天對著電腦工作,身體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容易導致頸椎骨質增生;其次,一些青少年坐、立姿勢不正確,長時間玩遊戲,缺乏鍛鍊,一些關節使用不當,易引起骨骼與軟組織過度磨損;最後,不少人睡姿不良,枕頭過高或長時間趴著睡,也會促使骨質增生形成。除此之外,女性常穿高跟鞋,也是造成骨質增生的原因之一。

    女性鞋跟過高時,為了保持平衡,上身前傾,加大了腰椎彎曲的角度,容易造成腰椎負荷過重,也是引起骨質增生的間接原因。另外,一些重體力勞動者和運動員由於長期劇烈運動,使骨骼、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受到過度牽拉,從而出血、鈣質沉著,導致骨質增生形成。骨質增生疾病的發生康復起來確實存在著很多的困難,它屬於一種慢性疾病疾病很容易反覆的發作,長期這樣讓患者感到非常的痛苦,所以要學習如何預防。

 

1、女性

膝關節骨質增生現象男女性均可發生,但女性多於男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更為多見,說明該病可能與體內激素變化有關。

2、中老年人

隨年齡增長,人們在中老年階段開始發生關節軟骨退行性改變。究其原因,一是關節多年積累性勞損,使關節軟骨磨損變薄,甚至脫落。二是中老年人軟骨基質中的粘多糖含量減少、基質喪失、硫酸軟骨素及纖維成分增加、軟骨韌性減低,因而容易遭受損傷而產生退行性改變。這是易患膝關節骨質增生的人群之一。

3、有家族史的人

家族中有膝關節骨質增生的人群為易患膝關節骨質增生的人群之一。

文章標籤

御手國醫養生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信各位都聽過「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這兩句成語,但是你知道嗎,這其實分別代表著古代的四大美人喔!!其中沉魚是指西施、落雁是指王昭君,而閉月指的是貂蟬、羞花則是在說楊貴妃。

      而這四位美女,他們的名稱又是從何而來,他們的先後又是如何呢?今天御用小編我就來好好為大家上一堂歷史課,惡補惡補一下知識~

沉魚─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村姑,五官端正,天生麗質,粉面桃花,禀賦絕倫,婀娜迷人。據說,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別號,在附近流傳開來。

落雁─王昭君: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于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扇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美稱。

閉月─貂蟬: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嬋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羞花─楊貴妃: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貌女兒叫楊玉環,被選進宮來。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到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羞花”稱號由此得來。

文章標籤

御手國醫養生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講求「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也就是在未真正生病之前,把身體調養好,而不要等到生病後,才急於治療。這種養生保健的觀念,歷經數千年而不衰,也在民間形成進補的習慣。中醫學認為四季氣候變化對人體的生理、病理均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故應依據不同季節採取不同的保健方式。隨著氣候變化中醫調理亦隨之變更,以產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冬天天氣寒冷,人體熱量消耗較多,需要較多的熱量來維持體溫、預防寒冷,因此冬季進補強調滋補,使人體更多的熱量來維持生理活動。

 

 

  中醫養生防護學家發現,冬季常發的慢性病及一些陽虛陰盛的疾患,於夏季的調養,可使病情 大幅好轉。中醫依據「發時治標,平時治本」的原則,除了在冬天發作時治療之外,就常常採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治療。「冬病夏治」是指於疾病緩解期的積極治療法,趁其病情穩定之時,積極改善體質,依循這個原理而來的治療方法。其實在夏天病情較平穩之時對於過敏疾病體質,才是最好的調養時機,所以夏季治療「三分醫藥、七分調養」以補腎、健脾、養肺為主要治則,以改善神經內分泌功能,改善垂體 — 腎上腺皮質系統之興奮性,使功能恢復正常也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改善機體能量之代謝,使其恢復平衡以增進免疫力,真正徹底改善體質,到了冬天病情自然減輕甚至痊癒。冬病夏治,不僅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療效好,此外,一些冬季常發的慢性病及一些陽虛陰寒內盛的疾患,如肺氣腫、肺心病、支氣管哮喘、慢性腹瀉、虛寒性胃疼、腹疼、腰痛、下肢體痛等症,皆可以透過夏季的調養治療,使病情好轉,有的還可以根除。

  台灣地處熱帶與亞熱帶之間,一年四季如春,氣候溫暖宜人,因此一般人往往只注重秋冬的養生、在這段時間大補特捕,卻忽略了炎炎夏日的養生之道。根據《本草綱目》紀載:夏季是自然界陽氣最旺的季節、晝長夜短,因此應順應陽盛陰虛的變化,實行晚睡早起,讓身體在冬天所累積的陰寒之氣透過夏天的太陽散發掉。然而此時也是身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所以必須要出些汗使身體過剩的陽氣宣洩於外,正因如此,才常常聽到有人說「夏天是減肥運動的季節」這句話就是這麼而來的。夏季養生,水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人體百分之七十是水構成,尤其是夏天易傷津液,水分的補充尤其重要,切忌出門在外別忘了隨時準備一些水來補充。飲食方面由於此時陽氣盛而陰氣衰,宜吃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飯、饅頭、麵條、瘦肉、冬瓜、新鮮蔬菜水果等清淡而平和的主副食最佳

 


文章標籤

御手國醫養生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